在信息獲取不再依賴傳統搜尋引擎的後搜尋時代,《經濟學人》正在積極制定其未來增長策略。隨著人工智慧助理逐漸成為人們查詢信息的第一選擇,這家擁有182年歷史的出版品牌正積極投資於難以被機器模仿的媒介,例如視頻和音頻。此外,《經濟學人》還對於與AI公司簽訂的授權協議保持堅持,拒絕與之合作,因為這些公司被視為競爭對手。同時,《經濟學人》也在加深與讀者的直接聯繫,通過精緻的品牌營銷增加品牌的可被發現性,躲避由大型語言模型(LLM)帶來的中介化問題,並且重新聚焦於廣告收入的增加。

《經濟學人》的總裁盧克·布拉德利·瓊斯近日表示,這些優先事項將在本月晚些時候的三年戰略規劃會議上進一步確定。《經濟學人》的核心戰略挑戰是在AI驅動的新聞經濟中保持競爭力。布拉德利·瓊斯指出:「隨著AI的普及,我們中的許多人,包括我自己,可能會因獲取答案的便捷性而變得有些懶於尋找精確的答案,因此需要更加努力地維持與讀者的直接關係。」

與其他面臨逐漸減少的點擊流量及AI授權戰爭的出版商不同,《經濟學人》擁有其高端的訂閱模式(擁有125萬訂閱戶,訂閱增長3%,其中數字訂閱增長8%)以及全球品牌影響力,使其不易受到影響。然而,這並非完全的免疫,尤其在AI技術日益成熟的背景下。

《經濟學人》採取了不同的策略,選擇不將內容授權給大型語言模型,並通過其內容傳遞網絡(CDN)供應商Cloudflare積極阻止AI機器人抓取它的內容。布拉德利·瓊斯表示:「我們正在為一個不預期從那些AI平台獲得流量的環境構建我們的業務。這些平台的商業模式和策略旨在成為最終用戶目的地,而不是提供點擊轉移。」

在未來,《經濟學人》希望能夠通過這些平台提高品牌知名度,而不再依賴於流量和收入。這一計畫的一部分是利用AI開發足以吸引讀者的產品,這些產品不僅能將讀者吸引到《經濟學人》,還能為他們提供更豐富多樣的使用體驗。這包括對今天讀者習慣的內容消費形式進行實驗,不論是五分鐘的概要還是五十分鐘的深入探討,無論是文字、視頻還是音頻。

今年春季,《經濟學人》推出了AI實驗室,專注於利用AI定義和構建訂閱戶與其內容互動的新方式。實驗室中的產品工程師、產品負責人和設計師們目前正在開發一個原型,其核心是內部封閉式大型語言模型,允許訂閱戶通過機器人交互提示對文章內容提出問題和挑戰。出版商將利用其豐富的內容寶庫和記者的專業知識來支撐和明確特定話題的支持與反對觀點。雖然這還處於測試階段,但布拉德利·瓊斯補充道,其目標是讓讀者比以往更加深入地互動。

在AI驅動的世界中實現差異化

將更多未開發的註冊用戶和社交媒體觀眾轉化成付費訂閱戶是《經濟學人》正積極謀劃的方向。目前,《經濟學人》在其社交頻道上約有7000萬追隨者,現在,它希望能將其中的一部分轉移到直接的註冊用戶基礎上,即以電子郵件交換一定量的免費內容的訪問權限。

《經濟學人》的社交團隊目前正在研究如何為其社交帳戶的追隨者提供更多的激勵,以簡單的方式提供其電子郵件,而不需要設置密碼。長期以來,設有付費牆的出版商一直將開放內容作為一種營銷工具,利用它吸引新讀者進入轉換漏斗,將其轉變為付費訂戶。儘管《經濟學人》擁有穩固的付費牆,但它仍然擁有數百萬註冊用戶,他們提供電子郵件以獲得有限的免費內容訪問權限。

布拉德利·瓊斯表示:「在缺乏搜尋引擎的情況下,比起依賴自然流量或有機搜尋帶來的一個穩定的新訪客流,您必須更加努力地培養這種早期階段的潛在客戶和知道您的品牌是誰的人。」

在接下來的6到12個月內,出版商希望慢慢與年輕受眾建立這種關係,給予他們引人入勝的理由去解鎖更多的內容,並最終去探索如何盈利,無論是通過廣告還是將其升級為付費產品。上個月,《經濟學人》推出了一個Substack通訊, 這是其測試新利基市場需求計畫的一部分。

布拉德利·瓊斯稱,Substack的推出是一個實驗,但是如果成功,將有清晰的未來路線圖。其目標不是要打破《經濟學人》的核心訂閱模式,而是去測試一些不會分流目前主流讀者的利基產品。通過選擇對其核心讀者強大但不完全重要的主題,出版商可以在Substack吸引活躍的新社群,增強其品牌並擴展其影響範圍,而不會導致訂閱戶從主要服務中撤回。

他補充說:「《經濟學人》是什麼,以及我們如何迎合我們的客戶群,無論是我們現有的核心客戶群還是下一代客戶,都在迅速改變。部分原因是使我們與AI生成的內容有足夠的差異化,但同時也意味著我們能夠與下一代客戶保持相關性,使我們的品牌能夠持續1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