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的關稅政策:非洲科技產業的新挑戰
2025年4月,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宣布新一輪以“美國優先”為核心的關稅政策,對進口美國的商品徵收國家特定的關稅,其中中國的進口商品更被徵收高達125%的關稅。幾天後,中國也對美國商品提高了關稅,形成了全球經濟的新一輪角力。
這一政策宣佈後,全球金融市場反應激烈,而非洲作為一個仍在試圖從資金寒冬中恢復的地區,自然面臨嚴重挑戰。當貿易、投資或宏觀經濟穩定面臨威脅,其影響不可小覷,尤其是對倚重外部市場的非洲國家來說。
非油出口行業承壓
在非洲地區,尼日利亞的非油出口行業首當其衝。根據《非洲增長與機會法案》(AGOA),尼日利亞企業在美國市場享有免稅待遇,這有助於該國的農業和輕工業不受貿易障礙的影響。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尼日利亞非油出口額從2023年的864億奈拉(約5,490萬美元)增至2024年的3091億奈拉(約1億9,660萬美元)。但如果川普在90天寬限期後繼續實施關稅政策,出口到美國的成本將顯著上升,不但會減少貿易量,還可能使外匯收入大幅縮減。
此時,奈拉、肯尼亞先令及迦納塞地等貨幣已經承受壓力,美元流動性收緊可能引發新一輪貨幣不穩定,進而帶來進口通脹,並增加初創企業的經營成本。
投資者或將回撤
2025年3月,非洲初創企業的風險投資基金規模降至新冠疫情以來的谷底。而川普保護主義政策的回歸為全球經濟增添了更多不確定性,促使投資者將資本重新配置至更安全的資產,例如美國國債。
對於仍然依賴美國和歐洲風投公司的非洲初創企業來說,這意味著融資週期可能會更長,並且需要應對比以往更加苛刻的盡職調查條件。處於早期階段、尚未獲得穩健本地收入或獲利利潤的初創企業,可能被擠出投資者圈。
這對於全球初創企業在創造就業、促進創新和提升數字包容性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的大陸來說,無疑是一項重大考驗。
行業特定的壓力點
即使電信行業不在關稅的直接打擊之下,也可能隨著政策影響波及而受到衝擊。尼日利亞大多數網絡基礎設施進口自美國、中國或歐洲,包括電纜、路由器及基站等設備。
即便這些產品不受關稅影響,但匯率不穩和通脹可能使進口設備成本上升,並削弱消費者的購買力,兩者都可能影響電信運營商的網絡擴展和市場承受力。金融科技、清潔能源和健康科技等依賴國際合作及進口產品的行業,也將受到不同程度的壓力。
脆弱基礎上的數字經濟
非洲的數字經濟深受全球供應鏈和政策決定的影響,而美國的關稅政策再一次提醒了這一事實。川普的關稅政策顯示,本地創新仍然被各種外部力量牽動,如貿易戰、匯率衝擊及矽谷的政策變動。
即使如今豁免於關稅的智能手機、筆記型電腦及記憶芯片產品,仍然面臨未來變化的風險。據美國商務官員的聲明,這些產品有可能在未來與其他電子產品一起被徵收關稅,一旦發生,消費電子產品價格將上漲,影響不僅僅是企業,也包括依賴廉價電子設備的普通使用者。
如何應對?
在很多方面,川普的關稅政策不僅是對非洲數字經濟脆弱性的提示,更是對政策信號的警示。如果川普實施國家特定的關稅政策,非洲各國政府需要迅速反應,這可能包括加強數字貿易政策、引入更多針對初創企業的友好法規以及實施更聰明的宏觀經濟保障。
但由於大多數非洲國家缺乏強大的經濟槓桿,很難如歐洲國家與美國談判,獲得有力的讓步。因此,加強非洲區域內貿易,並在本地科技生態系統中增強韌性以減少對美國市場、投資者和供應鏈的依賴,或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