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4日,Starlink發生了一次罕見且重大的全球性斷線事件,由內部軟體故障引發。這次斷線持續了兩個半小時,影響了包括歐洲和美國在內的數萬名用戶。這被形容為公司迄今「最長且最廣泛的斷線」,強調了一個難以避免的事實:Starlink的易碎性與MTN、Airtel或任何其他供應商並無二致。

在中斷後,伊隆·馬斯克和Starlink副總裁Michael Nicolls都對外發表了公開道歉。根據DownDetector的報告,當Starlink的核心網路服務崩潰時,有超過60,000名用戶受到影響。公司承諾將展開調查以防止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

這次的故障對於一個逐漸被視為全球最可靠網路提供者的公司來說,時機相當尷尬。Starlink在全球140個國家擁有超過600至700萬用戶,其服務對軍事行動、政府機構和高安全性通訊至關重要。這種依賴程度令人質疑,我們是否真的達到了24小時無間斷的可靠互聯網,抑或是我們只是將所有脆弱性集中於一個供應商身上?

2025年5月,Starlink與Airtel Africa簽訂了一項重要的合作協議,獲得了Airtel運營的14個國家中的9個國家的執照。計劃是透過光纖回程支持,將衛星驅動的連接帶到學校、健康中心、企業和服務發展不足的社區。在印度,一項類似的協議正在與Bharti Airtel進行中,但仍待頻譜分配和監管機構批准。

對於尼日利亞的用戶而言,這次斷線事件令人特別沮喪。就在不久前,Starlink恢復了對拉哥斯的直接運送,結束了長達八個月的暫停,期間許多人不得不依賴昂貴的第三方轉售商。此一重返受到了歡迎,特別對於受困於本地網路的遠程工作者、學生和創業家來說,Starlink被譽為一個可靠的替代選擇。但這次事件提醒我們,無論是衛星還是光纖的網路,沒有一個是不可觸碰的。

針對這次的中斷事件,來自網絡分析公司Kentik的專家Doug Madory表示:

「這可能是Starlink有史以來時間最長的一次斷線,至少自從其成為主要服務提供商以來。」

因此,當Starlink繼續透過Airtel等公司積極進行區域擴展時,這次的全球性斷線傳遞了一個明確的訊息:即便是基於太空的網路也有其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