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的努力,綠海龜的保育工作終於收到成效。這項原本被列為瀕危的物種,其狀態如今已從「瀕危」提升至「無危」。

人類歷史上曾大肆獵殺綠海龜,包括取其肉、蛋及龜殼,這對牠們的族群是一大威脅。然而,數十年來的保育努力正逐漸顯現成果。根據BBC的報導,全球的綠海龜數量已經得到恢復,這也包括了保護龜類產卵地點和幫助小海龜返回大海等措施。

馬來西亞海洋研究基金會的尼古拉斯·皮爾徹博士告訴BBC:"我們必須以這樣的勝利為催化劑,來取得更多的成功。"

世界各地的國家已採取行動,防止綠海龜因獵捕而消失,並確保牠們不會被漁網困住,自1970年代以來,牠們的數量增加了28%,正如Mongabay報導所述。

這對這些吃植物的海龜來說是個好消息,牠們在流行文化中,包括《海底總動員》裡的角色Crush都有所登場。對海洋生態系統來說,這也象徵著多樣化健康生物群系的好兆頭。

保育成果不僅僅利於動物,對人類也有好處。健康的生態系統能強化經濟、促進醫藥的發展,還能提供一個讓人放鬆的自然環境。

綠海龜的成功案例並非孤例。在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灣出現的海豚、法屬波里尼西亞重新出現的巴圖拉蝸牛,以及加利福尼亞再次發現的灰狼等,也都顯示出保護物種的努力常常會獲得回報。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紅色名錄已經評估了超過170,000種物種,但仍有許多工作需待完成。然而,專家們正在慶祝這一勝利。

來自埃克塞特大學的保育科學家兼海龜專家布蘭登·戈德利告訴Mongabay:"我非常高興,這證明海洋保育確實有效,我們應當合理地慶祝,並分享這種海洋樂觀精神。"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看到了一個對未來充滿希望的信號,謹以此鼓勵更多的保育行動,讓更多物種得到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