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供應鏈的中斷問題層出不窮,從庫存限制、航運停止,到關稅動盪和水路阻礙,品牌和零售商需不停應對各種挑戰。然而,不同企業如今已能更好地處理這些混亂和不確定性。最近於芝加哥舉行的 Shoptalk 秋季會議中,各公司高管分享了他們如何在本地或國際問題中適應突變,而人工智慧工具正幫助企業更容易適應這些變化。這些工具可在延遲發生前提醒,幫助最佳化庫存管理並自動化相關任務。

持續調整供應鏈策略

現今,供應鏈靈活性取決於是否擁有多樣化的選擇。Nutrabolt 的供應鏈總監 Derek Geiss 表示,該公司在過去六年間經歷了爆發性的增長,他們不僅在產品製造上考慮多樣性,更在製造地點上選擇多元化來應對挑戰。

多品牌零售商面對的挑戰在於,儘管他們有自家供應鏈團隊,各品牌也有各自的政策,包含偏好的供應商、包裝和運送時間等供應鏈環節都可能成為障礙。

以下是三家零售商在 2025 年如何應對這些挑戰的做法及建議。

Tailored Brands 面對關稅挑戰

Tailored Brands 是一家多品牌的男裝零售商,旗下擁有 Men's Wearhouse、Jos. A. Bank 和 Moores 等品牌。該公司供應鏈總監及執行副總裁 Jamie Bragg 在 Shoptalk 會議上表示,疫情後的供應鏈中斷頻率更高,特別是關稅對其造成的影響更為顯著。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內,大部分生產都設在中國,為避開關稅,他們轉移至墨西哥。然而,特朗普後續對墨西哥進口產品課徵 25% 的關稅,他們再度轉移生產至印度,卻又遭遇美國對印度產品課徵 50% 的關稅。

Bragg 表示,面對這種動盪,他們學會與供應商建立深度合作、優化庫存管理和評估物流供應商的重要性。此外,跨部門的有效溝通以及較強的應對策略也是關鍵。Bragg 解釋,做出決策並承受這些決策的影響,是無法迴避的挑戰。

Wayfair 的供應鏈合作關系

Wayfair 公司主要銷售家具,過去五年間經歷了顯著變化。首席財務官 Kate Gulliver在 Shoptalk 會議中指出,疫情期間的需求增長極為顯著,隨後面臨庫存挑戰。目前,他們正努力透過供應商關係來應對挑戰。Wayfair 採用市場模式,並與全球數千家供應商合作,分享大量數據以維持價格效率。

Gulliver 進一步解釋,Wayfair 使用數據來了解各類產品的「效率曲線」,並協助供應商優化定價策略,例如考慮價值工程或從其他地區採購以減少影響。

REI 的持續改進策略

REI 主要涉足戶外、鞋類及服裝類產品,在後疫情時期尤其強調供應鏈的靈活性。全球供應鏈副總裁 Jennifer Kobus 在 Shoptalk 發言中強調,REI 現在專注於追求持續改進的思維模式。

不過,REI 的供應鏈複雜性也很高,因其銷售產品類型多樣,與大量的供應鏈合作夥伴進行密切溝通顯得尤為重要。Kobus 強調,與物流合作夥伴協同,確保產品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正確的地點,是他們追求的目標。

在面對來自供應鏈的不確定性和挑戰的情況下,各家公司不斷尋求解決方案,通過不斷的調整來保持企業靈活性和競爭力。這些案例為具體應對策略和供應鏈優化提供了寶貴的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