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在談及奈及利亞的數位未來時,或許我們不應只將目光投向拉各斯的科技中心,而是應關注遠在美國的政府計畫。這是一個驅動我撰寫最新文章的問題,身為Google的技術專案經理,我日常工作的重心是在解決橫跨美洲的全球網絡部署複雜性問題。同時,我也是ARIN(美國網際網路號碼註冊局)的夥伴,使我深入了解網際網路治理問題——即我們如何建立連接的基本架構。我見識過一個國家如何建立並維繫數位生態系統,也見證過有效的解決方案。
在美國,一個名為「可負擔連接計畫」(Affordable Connectivity Program,簡稱ACP)的項目低調地改變了數位服務的可及性。通過為低收入家庭提供降低網路服務費用的補貼,它吸納了超過1850萬的家庭,從而避免了約330億美元的GDP損失。這是一個有力的觀念:如果你希望人們進入數位世界,首先就要令打開這道門成為他們可以負擔的選項。
對我來說,這個針對性干預的故事不僅僅是一個有趣的案例研究,它還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教訓。對於奈及利亞這樣一個在數位未來和基礎建設滯後之間徘徊的國家而言,若能結合奈及利亞的智慧這本美國的實用手冊,將使我們找到終於可以幫助我們每一位公民上網的清晰藍圖。
奈及利亞的巨大數位矛盾
奈及利亞在紙面上是一個數位巨人。我們有1.225億人在線,人口結構年輕,這代人自幼便接觸智慧手機。行動支付的迅速推廣更顯示大家對數位服務的渴望。然而,對數百萬人來說,這卻僅是一個遙不可及的海市蜃樓。我的研究揭開了新聞背後的殘酷現實,診斷出一個我稱之為「數位鴻溝」的深層問題。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間隔,而是一個相互交織的失敗網絡,讓網際網路的全部力量變得遙不可及。
我所管理的網路部署工作,使得我了解到基礎設施的重要性。在這裡,我們面臨著驚人的赤字。奈及利亞的寬頻滲透率僅為43.53%,與2025年70%的目標相去甚遠。平均數據掩蓋了事實:2022年GSMA的調查顯示,61%的農村居民——約6千萬人——完全處於失聯狀態。
還有我稱之為「電力稅」的問題。奈及利亞不穩定的國家電網導致近1億人未能穩定獲得電力,讓上網的真實成本飆升。每花一奈拉在數據流量上的開支,往往需要再花費一奈拉用於燃料發電,這讓上網成為一種奢侈。在這一背景下,上網的隱性成本明顯構成了一個不可擔負的經濟鴻溝。
這迫使我們過度依賴行動網路,後者承載了我們超過84%的網際網路流量。行動網路儘管革新驚人,但也充滿脆弱性,去年一次重大網路中斷便給數百萬人留下深刻教訓。錯誤地依賴移動互聯網替代全面且可靠的固定網路,使得數據密集的工作、高品質的教育和安全的數位存在皆遙不可及。而這些對我而言,正是身為在Apple管理安全項目時所應明確的關鍵原則。
這種數位鴻溝在地理和教育水平上最為深遠。繁榮的南部城市如同擁有連接的小島,而北部則是一片數位荒野。從數據可以看出,教育是上網的最有力預示因子。
以全球經驗為靈感的奈及利亞藍圖
這是一幅令人畏懼的畫面,但作為專案經理的訓練教會我將挑戰轉化為戰略性解決方案。我的文章中熱情地反對絕望,而是提出一份務實的四部分藍圖,旨在跨越這些鴻溝。
-
促進可負擔的網路接入國際計畫:首要是直接面對成本障礙,推出一個奈及利亞版本的ACP——覆蓋高達75%的低收入家庭月度網路開支。從項目交付角度講,關鍵是簡化程序:此計畫不能成為另一個官僚噩夢。我們需要清晰的資格篩選,利用現有的社會福利項目幫助合資格人士加入。
-
全國性數位素養推廣:上網是一步,但知道如何利用網路是另一回事。這對我個人來說尤為重要。經過多年通過CodePath和MentorMe Collective指導青年專業人士,我認為知識帶來的是力量,不單是上網的能力。
-
社區網路中心的崛起:為解決基礎設施薄弱及電力供應不穩定的雙重問題,藍圖提出建立社區網路中心。想像一下地方圖書館和學校配備堅固的網路連接、太陽能板以及電腦終端機,這些中心由受訓人員管理,提供一個穩定的物理空間,讓數位世界成為可及的現實。
-
推廣本地語言內容:最後,網路需要成為人們的家。從提供的教育資源、地方新聞到農業建議,我們需讓網路講本地人的語言。這讓網路從一個外來空間轉變為一個強有力的社區工具。
這個四步驟方案需要政治意志與戰略性投資。但不作為的代價則更為高昂。讓數百萬奈及利亞人處於數位鴻溝的錯誤一側,並非僅是社會問題,而是一場經濟災難。我職業生涯始終是橋樑,連接團隊、技術和大洲。現在,我們必須建立最重要的橋樑:確保每位奈及利亞人在我們共同數位未來中都有一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