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 7:40,你的眼睛突然張開。今天醒得特別早,雖然你仍躺在床上,不願面對新的一天,更不願面對自己的氣味。遠處的人們覺得你過得不錯,他們想像你穿著整潔的T恤出現在Zoom上,慶幸不用堵車或吸入城市的種種氣息,趕往重要會議。然而,只有你知道,你已經兩天沒有洗澡了。這就是遠距工作的好處,無人得知真相。
接著你瀏覽著手機,略過表哥的WhatsApp抱怨、最近的Twitter風波,最終在無數的#科技解雇話題中滑到了你真正的工作。你有任務、有截止日,在Slack上的提醒聲中開啟了新的一天。你確實很努力,難道不是嗎?
8:10 了,你洗了手,開始日常的心理掙扎:是應該先洗個澡收拾一下,還是直接打開那個星期五到期的方案簡報?在選擇衛生與效率之間,你實際上是在拿疲憊不堪的身心賭博。別忘了,昨晚因為看電視獎勵自己沉浸於第二份工作的想法,直到凌晨一點才入睡。醒來時,被隔壁施工的聲音吵醒,今天不同,因為你比平常的2點早了一小時上床。然後,你躺在床上,和你的“甜心”筆電一起,等待著9點Slack的通知帶你進入新的一天。
8:25,想起某個工程部的同事Ben曾邀請你參與一個實驗,心中明白那絕非明智之舉,它將讓你今年第五次進醫院,但你仍答應,因為他們送你的口號是“充實你的二十幾歲”,沒有給予未來的保障。這也就是為什麼你營養不良,午餐常常是什麼你能找到的薯片,晚餐是一種模糊的對魚湯的承諾,事實是你絕少做。這就是你始終疲憊和壓力不堪的原因。你不運動,不健康飲食,不良的作息。
8:30,你考慮要不要動用你的存款去買點好吃的。你打算離開這座城市,不希望是以靈魂狀態,因此你需要一個健康的身體去應對辦證過程。點個炒菜送過來,並在期間去洗澡,這樣會錯嗎?
下定決心去取卡付錢,從臥室經過時,條件反射地皺眉。而你的髒衣籃則一再威脅要揭竿而起。你一直告訴自己要處理它,‘稍後再說。’這個‘稍後’往往意味著等到你內衣見底和鬥志枯竭時。週末本來應該是重置自己的時間,但卻只是倦怠的延伸:一半的時間忙於補工,另一半假裝有社交生活,參加那些你勉強應付的社交活動。
你幻想著浪漫,但只有在Netflix上。甚至連每週日學校裡那個微笑甜美的Sister Joyce都變成了一種奢侈。有談話階段成本不低,與其建立一個不穩定的關係,忙碌已經夠讓人煩心,況且這關係甚至還是單方面的。
8:45,點餐成功。意式麵和雞肉。均衡飲食可以等,而你的肚子卻等不了。正準備進浴室,第二份工作上的項目經理Lara發來新電郵,新的簡報,你嘆氣。你已經好幾天沒摸聖經,看來聖經的內容已經被廣告文案和行銷日志壓蓋了。
你下載YouVersion應用程式。或許可以邊聽聖經的有聲書邊讀新簡報,兩全其美。你的第一份工作9點也要開始。你告訴自己午餐時間會洗澡,那從未實現的神話。工作界限?明天開始再說。你連續兩年被選為年度員工,兼顧多重工作和任務,已經如苦行僧帶著Wi-Fi。
拖著疲憊不堪的身軀跌回床上,桌面不過是個裝飾,讓你的“甜心”筆電靠近些輕輕地放著聖經有聲書,翻著X看到一則推文,關於一個為工作犧牲自我的人,最終連個人衛生都成問題。突然之間,你意識到。
到正午12點,Slack的消息不斷,團隊自然地以為你在處理「緊急事件」。而你確實如此。最終你洗了個澡,刷了牙,吃了點食物,還洗了衣服。累得精疲力盡地躺在條紋床單上小睡,畢竟這對你算是真正的“緊急事件”。
親愛的遠距工作者,去洗個澡吧……
編者按: 這篇幽默諷刺文是Condia在勞動節推出的特別反思,向每一位在現代工作中努力求生的工作者致敬。無論你是遠距離辦公、混合型還是介於兩者之間,我們都看到了你的努力。祝勞動節快樂。
作者Ruth Torty。Ruth是Socianet的專案經理,負責品牌、社群媒體並且活動市場策劃、策略和執行。她亦是非洲BP通信小組的志願者,對於溝通充滿熱情,認為透過寫作等溝通工具,能夠將原始的想法和思想轉化成一種普遍的語言,去連結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