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真的是越來越短?行銷人該如何應對?
當代受眾的選擇性提升
在數位資訊爆炸的時代,許多研究發現現代人的注意力確實有縮短的趨勢,尤其是年輕世代。他們面對海量的網路資訊時,往往難以長時間專注於單一內容。這種現象早在2017年的皮尤研究中心就有報告指出,資訊過載是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尤其,社群媒體的盛行以及短影音內容的普及,促使人們追求更快速的資訊攝取和即時滿足。這一趨勢改變了受眾選擇和互動的方式:
傾向於短片內容
基於注意力時間的縮短,觀眾漸漸偏好短小精悍的內容。社交平台如TikTok和Instagram及其Reels功能專注於快節奏的影音分享,吸引創作者創造能夠在短短幾秒內抓住受眾的內容。
精選內容
在選擇內容方面,觀眾以更挑剔的眼光和依賴演算法的推薦,來選擇符合自身興趣的內容,這往往會導致他們身處於由熟悉的思想和觀點組成的「回音室」。
參與策略的改變
面對這些變化,行銷人員和內容創作者必須調整策略,使用吸引眼球的視覺效果、扣人心弦的標題以及具互動性元素的內容快速獲得註意。這些策略強調在短時間內創造出能夠讓受眾產生共鳴且留下深刻印象的內容。
品質的影響
過快的內容產出壓力常常導致質量的下降,因創作者可能會優先考慮內容的數量而非深度。這導致市場上出現了大量相似內容,很難讓獨特的聲音脫穎而出。
行銷人應對「注意力經濟」的策略
行銷人員,特別是內容行銷人員,應該採取多方面的方法來有效吸引注意力持續縮短的受眾。以下是一些策略建議:
-
製作較短的內容: 儘管並非所有內容都需要保持簡短,但專注於短視頻、資訊圖表或精簡的部落格文章能更符合那些喜好快速吸收內容的觀眾需求。
-
多樣化內容形式: 提供多種內容形式(視頻、播客、文章、資訊圖表等)有助於吸引不同觀眾群體的注意。內容的多樣性能夠使行銷人員以契合受眾偏好的方式進行互動。
-
針對平台進行定制化: 根據每個平臺的特性和受眾期望調整內容是至關重要的。例如,社群媒體上更隨意的語氣可能較受歡迎,而專業性平台如LinkedIn則需更正式的語調。
-
使用吸引眼球的視覺效果: 採用生動的視覺元素、動畫和圖形能幫助吸引注意力並維持興趣。視覺內容往往更具吸引力,並能夠快速傳達資訊。
-
強調價值和關聯性: 確保內容對觀眾來說具有價值及相關性。瞭解目標受眾的痛點和興趣有助於創造能引起共鳴並促使互動的內容。
-
引入互動元素: 新增如投票、測驗或使用者生成內容等互動組件能增強參與感,讓受眾持續感興趣。互動內容鼓勵參與,並可能促成更深層的連結。
-
優化移動展示: 隨著大量使用者使用手機設備消費內容,確保內容在移動設備上的友好性極為重要。這包括優化載入時間、格式和小屏幕上的可讀性。
-
利用強大的開場鈎子: 開始時就使用吸引人的標題或開場句來立即抓住注意力。影片的前幾秒或文章的前幾句是留住興趣的關鍵。
-
運用故事敘述技巧: 即使在短內容中,講故事依然是一個強大的工具。營造情感上有共鳴的敘述可以幫助吸引和保持注意力,即便內容簡短。
-
分析與調整: 持續監測互動指標,了解何內容有效和無效之處。利用分析來根據受眾行為和偏好調整內容策略。
透過施行這些策略,內容行銷人員能有效吸引注意力時間逐漸縮短的觀眾,同時持續提供具意義和影響力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