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以來,非洲投資者因退出騙局和詐騙計畫損失數十億美元,其中僅奈及利亞就報告超過20億美元的損失。與此同時,隨著比特幣價格突破1,000美元,全球對加密貨幣的興趣激增,非洲的加密貨幣採用率亦開始迅速增長。對許多非洲人而言,加密貨幣提供了不穩定法幣的替代方案,解決了銀行服務不足和高額匯款費用的問題。奈及利亞、肯亞和南非成為點對點交易的熱點,奈及利亞因交易量而屢次名列全球前茅 (根據Chainalysis等機構的數據顯示)。

然而,此類快速增長也吸引了詐騙集團的目光,這些集團針對該大陸新興的加密貨幣社區。在缺乏法律監管和投資者認知有限的情況下,多起大型欺詐案件開始浮出水面,自2016年以後,與加密貨幣相關的欺詐行為呈現顯著增長。非洲尤其受到影響,其中著名案件如近期奈及利亞的CBEX崩潰,造成₦1.3兆(10億美元)的損失,南非的AfriCrypt則消失了投資者高達38億美元的資金。

根據奈及利亞存款保險公司,截至2022年12月,奈及利亞人在23年間因各種龐氏騙局損失約₦9114.5億(20億美元)。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報告指出,僅在2024年,全球加密貨幣欺詐損失就達93億美元,比前一年增長了66%。

這篇綜述涵蓋了自2016年以來影響非洲人的主要加密致富計畫,文件詳細記錄了所用的方法、損失金額及從這些事件中汲取的經驗教訓。

非洲的加密貨幣騙局(2016 – 2025)

1. Crypto Bridge Exchange (CBEX) – 2024至2025年4月

CBEX偽裝為一家精緻的加密貨幣交易平台,承諾在30天內以AI驅動策略獲得100%回報。儘管已向奈及利亞公司事務委員會和EFCC的SCUML註冊,但未獲得證券交易委員會的許可經營數字資產交易所。2025年4月,該計畫崩潰,預估損失超過₦1兆(6.5億美元),影響數十萬奈及利亞人,導致FBI和國際刑警組織的調查。

2. Metaverse Foreign Exchange (MTFE) – 2022至2024年

MTFE實行多層次傳銷模式,系統性地針對非洲和亞洲投資者,在榨乾當地市場後轉移至其他國家。該公司由CEO Randy Matthew Lane於2017年成立,宣稱從奈及利亞投資者,特別是北方地區,提取10億美元,然後擴展到斯里蘭卡(偷取10億LNR)和孟加拉國。

3. Chinmark Group (2022年)

Chinmark由Marksman Chinedu Ijiomah領導,偽裝成各種企業,諸如房地產、農業、物流、融資,提供看似過於美好的投資回報,通常在每月3.5%到5%之間。該集團透過激進的社交媒體行銷,展示成功專案並利用表現迷人的公關人員來獲得關注。

4. Bitstream Circle – 2021至2022年

Bitstream Circle於2021至2022年間運行,主要針對肯亞及潛在的其他東非國家投資者,承諾每日高額回報,通常從5%到10%,據稱透過加密貨幣交易或挖礦活動獲利,吸引了上千成員,主要利用社交平台招攬客戶。

5. Africrypt – 2021年

此計畫於2021年獲得國際關注。由南非兩名年輕兄弟Ameer和Raees Cajee創立,Africrypt聲稱是由人工智慧驅動的加密平台,承諾非常高的回報,投資者,包括高淨值個人,投入大量比特幣。

判斷龐氏騙局的方法

這些警告信號通常醒目,常出現在熟悉的手法中:

  • 誇張的高額回報承諾。
  • 推薦獎勵,鼓勵參與招募而非產生真正價值。
  • 含糊不清或難以證實的商業模式。
  • 過度使用加密行業術語,缺乏實質內涵。
  • 不穩定的網站或應用程式。
  • 當新資金停止流入或權威機構介入時,會突然崩潰。

加密貨幣可以賦能用戶,但同時也伴隨風險。大多數詐騙起初看似激動人心,利用緊迫性、炒作和虛假可信度吸引受害者。在投資任何項目前,一定要提出質疑,深入挖掘細節,並相信自己的直覺。真正的機會不會給予壓力或承諾不切實際的回報。保持警惕,提出問題,並始終做好自己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