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我們總是在討論行銷的動態性,但過去三年,行銷領域經歷了商業史上最迅速的轉變。數以百萬計的企業被逼入「適應或淘汰」的困境中,只有那些能夠適應和改進的企業能夠存活,而行動遲緩的企業則逐漸被市場淘汰。為了幫助企業在這個時代中茁壯成長,我整理出了接下來12-15個月你需要關注的最重要行銷趨勢。

視覺內容的崛起

近年來,視頻內容的快速崛起已經不再是新鮮事。若你有關注內容行銷和廣告領域,會發現使用者全心投入視頻的創作與消費,企業和廣告商當然也不例外。根據統計,至2025年,使用YouTube的奈及利亞使用者將達到1,200萬,而在2021年僅約530萬。從這些數據中不難看出,視頻內容正逐漸主導行銷領域,並預計這種趨勢不會很快消退。

Instagram和最近改名為X的Twitter正在迅速崛起為視頻優先的平台,尤其是Instagram現在明顯優先展示短視頻內容,而Twitter則將視頻推送給更多使用者。再加上TikTok,截至2024年5月,它已經擁有超過10.4億的每月活躍使用者。越來越多的企業正投入到視頻內容與廣告中,廣告商能接觸到10億的全球受眾,且在YouTube上的使用者超過17億。在YouTube上的廣告印象成本相對較低,且ROI也比其他平台高。

若你的企業尚未開始利用視頻,現在正是重新思考行銷策略的最佳時機。進入2025年,企業必須把握視頻優先機會,這不僅局限於B2C企業。如果不積極採用視頻策略,企業將很可能在市場中被淘汰。

生成式人工智能(AI)

還記得2023年人人都在擔心AI取代工作嗎?Google搜尋炸開了「AI會不會搶走我的工作」相關話題,分析師們甚至為內容創作者寫起了悼文。到了2025年第一季,雖然AI並沒有「奪走我們的工作」,但不得不承認它大大改變了我們的工作方式。

行銷人員的新夥伴

以下是你需要知道的:

  • 我們承認,75%的行銷人員經常使用AI工具。
  • 注意力比我的耐心還快消失,因此行銷人員轉向AI,以便創造更能吸引人的內容。
  • 從A/B測試到影片編輯,再到設計等工作,以前可能要耗時數周甚至成本高昂,現在只需幾天,甚至是幾乎無需花費。

許多創作者正在投入利用AI生成的內容而非從頭開始。我敢說,現今看到的大多數內容,在某些段落都受到過生成式AI的協助。這包含了從文案到設計,甚至是整體行銷策略。生成式AI的主要用例如下:

  • 腦力激盪
  • 編寫或編輯內容和文案
  • 生成不帶有「圖片庫」風格的圖像
  • 數據分析、預測和預報

這只是開始。

AI的未來(並且是個性化的)

AI正逐步整合到每一個客戶旅程中。它學習得越多,便越能成功制定個性化的行銷策略。根據SurveyMonkey的最近一項調查,73%的受訪者表示AI在創建個性化的客戶體驗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AI可以預測從品牌認知到興趣再到轉換的每一個環節。

所以,2025年的預言是:AI將不會奪走你的工作,而是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如果你還未開始使用AI工具,現在就是時候開始了。

AI對搜尋引擎的影響

更多人在2024年使用AI搜尋,並且這種使用情況只會在2025年增加。我最近調查了130多名受訪者,其中37%現在主要靠AI完成搜尋,27%則僅在處理複雜查詢時使用,絕大多數(67%)受訪者「絕對」會將AI搜尋工具推薦給同事。搜尋引擎已經察覺到這個趨勢,近期Google推出了AI整理的搜尋功能,現在可以在搜尋結果頁面為查詢提供快速回答、概要及概況。你或許已注意到自己的搜尋體驗,它被稱為Google AI總覽(AIOs),將生成式AI與核心網路排名系統相結合,為搜尋查詢生成概要。

這些AI結果在搜尋引擎結果頁中排名第一(已在某些國家推出),我認為將潛在影響SEO、排名、部落格及網站訪問量到2025年。雖然目前使用者數量尚未顯著減少,但SEO專家表示以目前的增長速度,查看搜尋量和網站訪問量的影響只不過是時間問題。AI總覽結果還推薦相關部落格文章,讀者可以找到更多資訊。

目前部落格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讓我的網站被Google AI使用和收錄」。目前Google尚未提供任何指南來入選AI總覽,但務必維持最佳的SEO守則:提供人類書寫的相關和高品質內容。

增強真實內容

人人都喜歡變革,人人都喜歡AI,至少是關於它的概念。至於應用,人們表現出更多懷疑。由麻省理工學院Sloan副教授張軒和研究科學家Renee Richardson Gosline領導的一項研究揭示,公眾如何看待和回應內容:

  1. 偏好人類内容:人們普遍偏好選擇由人類撰寫的內容,而不是AI生成的內容,前提是已知內容為AI產出。在多數人看來,消費AI內容好像被愚弄或欺騙。
  2. 質量感知:有個有趣的轉折在於,只要不知曉資訊來源,由AI(ChatGPT-4)和增強AI(AI與人類協助)生成的內容被視為比專業人員或增強人類(人類協助AI)生產的內容質量更高。
  3. 人類喜好恐懼症:這不是我們討厭AI內容,我們只是更喜歡人類的作品。被稱為「人類偏好恐懼症」這個術語不過是「我會先選這個因為至少我能與撰寫者感同身受」。

這對內容意味著什麼?我們觀潮回歸真實,強調原創、人工專屬的內容。在AI越來越普及的當下,人們也越來越渴望聽到「嘿,這是我(人類)在與你交談」。例如視頻內容因其真正感受到真實而繼續獲勝。對於行銷人員和內容創作者而言,他們應強調內容策略中的人性因素,助力於2024/2025。當然,AI可以協助,但絕不能讓其取代品牌的聲音和人性化色彩。

網紅行銷的成熟

過去幾年,我們目睹了網紅行銷的迅速成熟。影響者原本是名人,但現已拓展至各類型社交媒體上各領域尺寸的意見領袖,與受眾進行更為親密的互動和溝通。越來越多的行銷人員投入到影響者合作中,超過80% 的行銷人員認為影響者在其整體社交媒體策略中至關重要。他們並沒有錯,數據也支持這一點;接近一半的消費者(49%)每月至少因影響者的推文和推薦購買產品,而89%的人在一年中至少會因其啟發購買。不用光看數字,很多非洲人會同意其使用的許多產品與工具是受到網上人物的推薦,而這些人物不少為影響者。

無論是線上課程、數位服務,亦非只限於物理產品,影響者也能帶動大量產品註冊。 2025年影響者行銷前景如下:

專注微、小及專門影響者: 多數品牌現在雇用規模較小的影響者,並且你也應該這樣做。他們的參與率通常是大型影響者的5倍,他們的推薦對於粉絲來說是個人化和可信賴的。

內容共創成為焦點: 而非僅要求影響者推廣產品,品牌現在就從策略規劃到創作及社群參與都讓他們參與。像Cleva這樣的新創公司透過共創內容取得了良好成果。Bamboo Invest則通過股市課程2.0系列很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

對2025年行銷員的意義: 預算分配必須更具策略性。大部分品牌可能需要增加對行銷的投資。行銷員可能也需要直接參與影響者合作的各個階段。

今年非洲影響者市場將持續增長,但想在2025年通過影響者接觸到更多民眾,重點將不僅僅是大眾,而是創造真實的內容。